|
- 您現在的位置:網站首頁 >> 圖書館 >> 讀者服務 >> 日常太無聊?跟隨文字穿越回唐宋
日常太無聊?跟隨文字穿越回唐宋
古代的中國是怎樣的?那時候的人又是在怎樣的生活?歷史可以給我們提供對于當下的參照,讀歷史也可以給人提供面對未來的底氣。本期書單是關于唐宋歷史的書籍,跟隨文字穿越回唐宋。
《唐朝穿越指南》
森林鹿 著

作者森林鹿,自稱是個業余歷史愛好者,本來的志向是在家抱貓打游戲,精神卻不斷被錯誤百出的歷史小說和電視劇刺激,一怒之下埋頭讀書奮筆寫作。
本書即是作者的努力成果, 它帶來的一段輕松的旅程,可以懷著輕松的心情被作者帶著回到唐朝,一起體驗那個時代的衣食住行,生老病死種種遭遇。
以淺顯風趣的筆調,介紹唐人衣、食、住、行、語言、娛樂、宗教、節慶、社會制度等多個方面,從細節出發,展現唐代社會圖景。
作者擅長以活潑輕松的筆調,普及推介歷史專業人士的研究成果,文中提供了大量歷史細節,雖語言詼諧,但調侃適度,引經據典,內容嚴謹,是一本唐代風俗史方面的入門讀物。
“雖然你的名字不太正經,但你是本好書”——豆瓣網友
《絲綢之路》
十二種唐朝人生 副標題
魏泓[英] 著
本書作者是國際知名的敦煌學家,本書的撰寫目的,是想利用敦煌等中國西北地區的遺址發現以及別的原始材料,從寬廣的視野—即絲綢之路出發,對這一代的復雜歷史做一次簡明可靠的介紹
公元8 世紀到10 世紀是唐朝盛極轉衰的時期,西域地區原本相對穩定的局勢也隨之動蕩不安。于是,在漫長的盛唐身影之外,我們可以看到最終葬身海洋的中東船長塔澤納、敗走鐵刃城的吐蕃士兵賽格拉頓、代替姐姐遠赴漠北的太和公主……無論是貴族還是民眾,都在試圖抓住命運的節奏,努力活下去。
"作者熟練剪裁各種史料賊見功力,還用心良苦地把書中的虛構人物串起來。閱讀本書需要一些知識背景,要能邊查地圖史料邊看,估計會收獲倍增"——豆瓣網友
《多極亞洲中的唐朝》
王貞平[加] 著

這本書講述的是唐與四鄰的關系。多極是指數個國家為增強各自實力而相互競爭的國際環境。作者王貞平是國際知名中國古代史研究專家,本書是他的唐代外交專著,這部著作旁征博引,將多極亞洲中唐與周邊政權復雜多變的關系娓娓道來。
六世紀末的亞洲是一個變化莫測的世界。隋朝土崩瓦解,多股地方割據勢力在北方和西北蜂擁而起,為稱霸中原相互征伐,李淵也是其中之一。
公元618年唐朝建立后,亞洲各政權的關系也是多樣性和不穩定的,而不是由唐朝主宰,朝貢體系維持了唐朝至高無上的表象,但難以掩蓋亞洲多極的本質。
《知宋》
吳鉤 著

盡管從軍事和國土面積來看,宋朝是個虛弱的朝代,但就經濟和社會角度來看,宋朝卻最繁榮昌盛、極具人文精神。那么,宋朝何以如此輝煌?作者認為,這是因為宋朝擁有一套理性、完備的政治制度。
在本書中,作者通過給女兒講故事的形式,選取了25個極具代表性的歷史典故,溫情講述了宋朝的種種政治制度,完整呈現了宋朝的政治文明成就。通過分析宋朝權力的架構、制衡、運作和得失,作者為“宋朝何以如此繁榮”以及“后來如何走向沒落”提供了一個生動而形象的答案。
"宋朝是一個對文人無比寬容的時代,是一個各方面都比較開明的年代。宋朝的法律,政治體系并不是皇帝一手遮天,是一個有些現代政治雛形的年代,可惜之后朝代越來越集權"——豆瓣網友
《汴京之圍》
北宋末年的外交、戰爭和人 副標題
郭建龍 著

北宋宣和年間,帝國上下一片繁榮景象,然而盛世之下的隱患已成暗涌。為“收復”作為戰略屏障的燕云十六州,宋徽宗決定聯金滅遼。宋金聯盟雖然逐漸將遼國蠶食,但金國借此窺見北宋的虛弱,加之兩國復雜的利益糾紛,金國轉而南下攻宋。
靖康元年,金軍第二次圍攻汴京,十一月汴京城陷。北宋轟然崩潰,從盛世到滅亡僅隔三年。
作者以兼顧宋、遼、金三方立場的史料記載為基礎,用通俗流暢的敘事筆法,復盤靖康之難歷史發生的過程,探尋北宋盛衰之變背后的深層成因,以及超越時代的借鑒意義。
《宋徽宗》
天下一人 副標題
伊沛霞[美] 著

宋徽宗在位期間,中國幾乎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。在位二十多年間,這位極富藝術天賦的皇帝引領宋朝達到了文化上的鼎盛。不過,在歷史上宋徽宗更多的被后世認為是一個失敗的皇帝,道德教育的反面教材。
伊沛霞教授的《宋徽宗》,以現代史家之眼,力圖矯正大眾對徽宗的偏見,還原宋徽宗的真實生命歷程。本書以“了解之同情”的現代學術立場與現代政治觀點,從宋徽宗自己的視角出發,再現了北宋末期的歷史與時代風貌。
徽宗在即位早期竭力超越朝廷黨爭,隨后將精力轉到自己擅長的領域。他大大拓展了朝廷的慈善事業,建立官學、醫院、孤兒院、乞丐墓地。作為藝術家,他身邊圍繞著杰出的詩人、畫家、音樂家,他還修筑了壯麗的宮殿、寺觀和庭園,后世幾乎難以超越。
“整個閱讀過程滿眼是文山湖星光熠熠的傍晚,此傳依舊非常西式的敘事手法,但可感觸作者和譯者之真誠,書簽是極其應景的愛過天下一人,宋朝就是宋朝,四海列國千秋萬載,只有一個宋朝”——豆瓣網友
|
版權所有:淮陰商業學校網絡信息中心 電話:0517-83615006 |